我們很多的微商朋友們一度被稱為朋友圈的“毒瘤”,甚至是“**”。
很多毫無新意的文案在人家的朋友圈里每天瘋狂刷屏,最后基本逃不過被拉黑、屏蔽、刪好友,那么你好不容易積累的私域流量會一點點爛在手上。
那么,那種發(fā)圈就能賺錢的朋友圈應該怎么寫呢?我們先來看幾個反面教材:
1、「小白」
這種無需多說,基本不用動腦且枯燥乏味,相信各位也不好意思拿這種文案天天在人家朋友圈晃悠吧?如果沒刪你只有一種可能,那就是客戶這個號他不用了。
2、「老“油”條」
一句成功者哲學文案+成交截圖、炫富,試圖營造一種生意火爆的繁榮假象,一看就是老哲學大師了。不否認這招在之前或許有效果,一定程度上能吸引部分客戶。
但消費者們也不是傻子,久了會引起反感,而且這種套路早就被揭露過,成交截圖可以p,至于那些炫富的,如下圖:
綜上兩點所述,致命點在于無新意+過時。
抱歉用反面教材折磨了大家一波,接下來,再給大家分享幾則有趣的文案:
1、梁朝偉狂吃27次的梨
——出自《阿飛正傳》
2、邊哭邊吃面的人,
是能活下去的
——出自日劇《四重奏》
3、戀上他的電影,愛上我的針線
——出自法國導演讓·呂克·戈達爾和他的電影《告別語言》
以上是我看到很有創(chuàng)意的幾條帶貨文案,可能有些朋友第一反應是看不懂。
如果我告訴你,這樣的幾條文案讓這位伙伴迅速積累了5000+的私域流量,并且月銷量上萬,那么你會不會心動?那么這樣的文案到底是怎么 寫出來的。
我總結(jié)了其中的方法:好的文案=電影文學藝術(shù)+故事性敘述
首先這些文案內(nèi)容,不僅與其他微商的風格形成反差,也和傳統(tǒng)帶貨文案的調(diào)性差了幾條街,從而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差異化印象。
其次,文案依托電影、文學藝術(shù)背景,通過故事性敘述增加趣味性。一方面增強可讀性,一方面不隨波逐流,字里行間,沒有普通微商賣貨時的狂熱和浮夸,而有種“不強迫買賣的端莊姿態(tài)。
最后,無論是欣賞他文字的電影迷,還是看不懂的普通人,都極有可能將他的文字再次傳播曝光到其他社交平臺。
這不僅為出圈和二次傳播提供了無限可能性,也為這位微商篩選鎖定了適合自家高端產(chǎn)品的買家。
總結(jié)
一句好的文案,能夠讓消費者輕松get到產(chǎn)品賣點,從而加深對你本人或是品牌的認知。
本篇文章并不是讓大家東施效顰上面的形式,而是給大家分享創(chuàng)意。這是個快速變現(xiàn)的時代,也是個每個人都能小火一陣的時代,創(chuàng)意在其中就顯得格外重要。
我們需要研究那些爆火的人是如何賣貨的,他們的思路是什么,他們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技能,他們善用怎樣的文風引起他人興趣,這些都是微商人需要不斷取經(jīng)、反復打磨的問題。